
2022年,全市政府系统共承办代表建议608件(会时建议577件,平时建议31件),占建议总量的89.3%,其中,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31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十分关注和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各位副主任也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在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办理工作进展顺利,全部按期办复,落实率达91.58%,比去年提升了9.9个百分点。
一、高度重视,把办理好代表建议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两会”闭幕后,市政府立即召开市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对办理工作进行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强调,办好代表建议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7月27日,市政府召开第8次常务会议,又专题听取上半年全市政府系统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强调要加大督导推进力度,切实增强办理质效。市政府各位副市长认真落实 “包案”制度,每人“认领”1件群众关注度高且对推动政府工作有重要作用的代表建议,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督办,有力推动了完善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设立“青岛品牌日”、建立有关重要奖项奖励办法等7方面建议全面落实。
二、履职尽责,把“提高落实率”作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总牵引
市政府办公厅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联合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精心组织办理工作。市政府各承办单位切实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的重要途径,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将办理工作与推动我市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落实率,真正把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转化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实际效果。办理前,明确标准流程。今年是换届年,针对各承办单位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员变动比较大的实际情况,联合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第一时间下发做好政府系统建议办理工作通知,举办建议办理工作培训会议,明确了办理标准和办理流程,要求各承办单位及时研究部署,层层抓好落实。办理中,定期跟踪问效。举办建议办理“亮绩”“赛绩”专题座谈会,及时解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主办单位责任,实行销号管理,不断提升办理质效。如,盛斌杰代表提出的“关于我市率先实施碳标签制度应对国际碳壁垒的建议”,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试点实施产品碳标签制度,重点围绕全市二十大出口产品,聚焦钢铁、机电、轮胎、家电、食品等重要外贸产品,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李成基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设无障碍示范公园的建议”,市园林和林业局建设改造完成102处符合适老化标准的口袋公园,并确定将浮山森林公园作为试点,建设成为无障碍公园;张治友代表提出的“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上学问题的建议”,市教育局将2022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条件时间限制从一年调整为半年。办理后,开展“第三方评估”。筛选出41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办理主体或深化办理成效的代表建议,及时开展“第三方专家评估”,通过现场点评、座谈交流,逐件提出办理意见,并组织开展“二次办理”,全力做好续办续复“后半篇”文章,全部整改完毕。
三、完善制度,把“提升规范化水平”作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提高代表们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度、满意度。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今年就市级财政预算、城乡均衡发展、医疗资源布局、水产种业发展、上合示范区功能发挥等方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7次;市政府领导参加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视察、调研活动57次。不断完善人大代表、承办单位、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与市政府办公厅“四方联动”机制,围绕交通、教育、水务、科技等领域,开展联合督办、联合面复近30次。进一步畅通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交流机制,邀请代表走进市办实事、列席市政府常务会、到部门工作现场实地查看,及时向代表报告经济运行、民生实事、重大事项决策、代表建议办理等情况,切实维护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全市政府系统建议办理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与市人大代表的要求和期望仍有差距和不足。如:个别单位承办人员调整变化大,新同志经验不足,抓建议落实的办法不多;有的承办单位对建议办理调查研究不够,代表的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政策措施不够;个别承办单位与代表沟通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等等。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将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认真整改落实。新的一年,全市政府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提高落实率”为牵引,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