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承载着大部分的就业人群。虽然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包括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推动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但目前不少小微企业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助力。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Bet体育365验证提款_线上365bet投注_best365手机官方委员王珺、李雪麟结合实际工作遇到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别从企业、金融行业和政府管理三方面提出相关提案。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协办部门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创新探索服务企业便捷获得信贷的有效路径。对于提案提出的强化对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规范管理、精准掌握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激励机制等建议,从政策宣传、金企对接、担保增信等多方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一是开展各类专题融资对接行动。截至8月末,摸排重点企业融资需求622.6亿元,实现融资需求591.86亿元,摸排重点项目融资需求3391.95亿元,实现融资需求564.44亿元。二是持续开展政策宣贯和对接。在全市开展“稳企 纾困 惠商 利民”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宣传月活动,面向30家银行机构征集各类金融产品500余个,组建金融助企“百人宣讲团”,召集宣讲员150余名,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在全市10个区(市)启动巡回宣讲。三是深化银企对接服务机制。截至目前,截至目前,25家228支金融辅导队746名辅导员,对口辅导4745家企业,实现融资221亿元。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激励机制。一是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做大做强,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增信分险支持。建立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担保费补贴等奖补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与银行机构开展银担合作,推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加大财政风险补贴支持力度。西海岸新区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高新区出台《青岛高新区“高新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三是加快推动政策兑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兑付10家金融机构2021年服务“项目落地年”贷款投放奖励资金1140万元;兑付6家金融机构无还本续贷奖金240万元。
加大助企纾困金融支持力度。一是聚焦中小微企业稳定经营,强化政策供给。出台《2022年青岛市支持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措施》《青岛市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从增总量、扩渠道、分风险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创造了条件。二是推动将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投放情况纳入区(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截至8月末,我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92.79亿元,较年初增加327.74亿元,增幅为18.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06个百分点。三是推动、配合驻青金融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截至8月末,全市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320.15亿元,较年初增长27.15%,极大缓解中小微企业还贷压力。
下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纵深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区市为主要阵地,继续推动“稳企 纾困 惠商 利民”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宣传月活动,送政策送服务送产品上门;强化信贷投放督导,出台我市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评价办法,对银行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银行机构将信贷投放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