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突出“枢纽型”发展导向,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民革青岛市委组织专家围绕RCEP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建设开展调研,提出五方面的意见建议。市商务局高度重视该组织提案的办理,多次与民革青岛市委开展办理协商,深入交流,互相交换意见,及时通报办理进展情况。
对RCEP国家外资外贸平稳增长。在去年全年同比增长44.7%的基础上,2022年1-6月份,我市与RCEP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2.97亿美元,同比增长0.8%。2022年1-6月,RCEP国家在青投资项目136个,实际到账外资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5%。
加快构建贸易物流“黄金大通道”。“中日RCEP快线于2022年”6月18日开航,快线航程36小时,通过预通关“到达即放行”。这是中国北方与日本之间的首条滚装班轮直航快线,填补了近年来青岛港无中日滚装集装箱服务的空白,未来将成为中国北方汇聚贸易流量的重要砝码,进一步提升中日贸易便利化水平。
建设了高能级实践载体。支持RCEP青岛经贸合作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将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升级为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将外贸企业所需的诸多服务合并成“一地办理”,全力打造山东省面向RCEP的对外服务窗口和品牌。截至7月5日,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窗口中,海关签发纸质原产地证书32550份,发放空白原产地证书31796份,税务受理出口退(免)税9916笔,行政审批办理网上业务8972笔,国际人才综合服务办理网上业务10203笔。
开展了一系列典型推介。2022年相继举办参加东盟理事会“RCEP生效后工作座谈会”、RCEP政策解读企业座谈会、中韩经济合作论坛、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与山东港在线专题会等活动。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举办RCEP定向招商洽谈会,在“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展”上,作为重要板块展示RCEP试验基地,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亲临展区指导工作。6月15日,由青岛市商务局指导,青岛市贸易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的2022 RCEP国际产业合作峰会在山东会客厅举行,与会嘉宾围绕RCEP产业合作前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成功要素、RCEP科技创新跨境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活动中,RCEP国家科技园区联盟揭牌成立。8月26日至28日,2022年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其中举办了“跨境优品——RCEP线上对接会”线上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众多沿黄流域的跨境电商和跨境商品在这里入境出海,实现经贸联通。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的《青岛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下一步积极打造RCEP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助推青岛在国家新一轮开放大局中发力领跑。
(一)合力推进规则落实落地。组织全市外贸、外资企业开展“RCEP系列专题培训”。利用各类活动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在全省推广使用“鲁贸通”线上查询平台,提高RCEP利用率。
(二)持续加强RCEP国际经贸合作。依托自贸片区、上合示范区等开放平台,积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综合运用RCEP关税减让、背对背原产地等规则,打造橡胶、棉花、铁矿石、原油等综合性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各类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家电、轨道交通、纺织服装等我市优势产品出口,加大上游资源类产品、农产品以及中间品、高技术产品进口。充分发挥日韩“国际客厅”及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平台作用,组织各类经贸推介、项目洽谈、信息交流等互动活动,开展精准招商。
(三)促进服务业开放发展。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大力引进金融、法律、医疗等高端优质服务,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打造青岛市数字服务出口集聚区,会同行业协会举办并邀请重点服务贸易企业参加项目洽谈会,开展“点对点”推介,促进参展企业巩固和拓展RCEP国家市场,推动服务贸易项目签约。
(四)合作扩大双向投资。一方面,落实青岛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和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另一方面,RCEP改善市场准入,提高投资透明度,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设施、电力工程等领域企业对东盟的投资,扩大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等行业产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