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推进,逐渐腾挪出大量的城市用地空间,亟需现代产业注入。如何通过政策赋能,有效地推动我市现代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破解。
为此建议:
(一)将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升级到空间规划中。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照24条产业链,结合区域特点确定全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各布局点产业方向,留足产业发展用地并差异化安排,构建全市域完整有序的产业构架,推进产业招商集中发力和产业集聚发展。
(二)制定合力招商机制。在产业发展布局升级到空间规划基础上,建立全市合力招商机制,市级层面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引导和统筹力度,打破区域招商壁垒,做到各区、市政府,相关部门产业招商信息共享,对符合全市产业功能定位项目“对号入座”。
(三)充分衔接产业招商和城市规划。坚持“产城融合”,产业策划和城市设计一体化研究,同步编制,并以产业策划为依据开展产业招商,指导城市设计可实施性。城市设计引导产业策划对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的统筹,为产业招商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序空间。通过产业策划和城市设计“双轮驱动”产业招商,在全市真正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专业产业园区。
(四)出台土地整理、企业融资、资金运作等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包。一是建立灵活完备的土地收储机制,尤其针对重点低效片区小企业和零散用地,提高企业土地入储积极性。二是做好政府专项债保障服务工作,在市、区两级财权事权匹配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片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资金使用需求。三是土地出让收入按照计提国家(含省级)基金、土地收储整理和前期开发成本、计提市级基金的顺序核算,剩余资金优先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再有结余优先考虑用于周边用地土地整理。
(五)构建“标准地”出让指标体系,严格落实产业落地的监管机制。学习国内先进城市“标准地”政策应用的经验,出台我市产业标准地出让指标体系。建议市发改、工信、商务、自规、各区 (市)政府等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围绕产业招引、企业拿地、项目审批、达产运营、产能复核等,对产业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项目引的来、落的下、做的好。